招标投标
网官方网站!资讯信息

开放融合
跨界链接
创新发展
投标人业绩造假如何处理?
- 来源:比地招标网
- 发布时间:2021-08-1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在招投标活动中,各种违规的行为层出不穷,而投标人业绩造假就是其中的一种。今天小编将给大家讲解下投标人业绩造假如何处理,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
投标人业绩造假如何处理?
【概要描述】在招投标活动中,各种违规的行为层出不穷,而投标人业绩造假就是其中的一种。今天小编将给大家讲解下投标人业绩造假如何处理,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
- 分类:招标资讯
- 作者:
- 来源:比地招标网
- 发布时间:2021-08-11 10:11
- 访问量:
在招投标活动中,各种违规的行为层出不穷,而投标人业绩造假就是其中的一种。今天小编将给大家讲解下投标人业绩造假如何处理,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

1、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投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的行为:
(一)使用伪造、变造的许可证件;
(二)提供虚假的财务状况或者业绩;
(三)提供虚假的项目负责人或者主要技术人员简历、劳动关系证明;
(四)提供虚假的信用状况;
(五)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
2、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 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处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人未中标的,对单位的罚款金额按照招标项目合同金额依照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比例计算。
投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情节严重行为,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1年至3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
(一)伪造、变造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其他许可证件骗取中标;
(二)3年内2次以上使用他人名义投标;
(三)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给招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四)其他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投标人自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处罚执行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内又有该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或者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以上规定,出现业绩造假情形的,评标委员会可以判定投标人其投标或中标无效。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司法机关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Copyright © 中国信用招标投标网 Allright sreserved.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北京国联采招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业务合作: 400-6837-818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2020042216号-1